【一】
追剧再刷《人世间》,还是喜欢咋咋呼呼的乔春燕,她挤得周秉昆贴墙上追问,你为啥不喜欢我呀?秉昆急了,我压根就没把你当女的。
可春燕不气馁,知道周妈和乔妈合谋撮合他俩,她带着一把糖葫芦,去赴“六君子”的聚会。
看上一个男人,打动他的父母,征服他的肠胃,融入他的圈子,能做的她都做了。“女追男,隔层纱”,她连纱都撕破了,可秉昆根本不动心。
孤男寡女相处的美好之夜,秉昆硬是拉住酒醉的德宝不让走,这拒绝太显而易见了。就是这一夜,彻底改变了春燕的一生。
同样是女追男,留书出走直奔贵州的周蓉,比春燕决心更大意志更坚定,她和冯化成只是通信,虽然去北京也见过一次,可她从大东北吉林吉春直奔贵州,用周妈阻止秉昆下乡跟着秉义走的话说:“实在太远了”。
何况,冯化成还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,虽然他一直都在申诉当中,不认为自己是反革命,一个月二十多元,吃喝也不用自己的钱,可他哪里也去不了,周爸想带他们回家过年都不行,最后只好委曲求全,留下来陪他们一起过。
【二】
春燕分到大众澡堂当修脚工,让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,整天捧着一群大老爷们的臭脚丫子,刚开始乔爸乔妈都傻了,要死要活的,可春燕说,去呗,别人能干,我也能干。
这句话,郑娟也说过,有难处的人多了,别人都能过去,我郑娟也能过去。
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。这句话还是周蓉教给秉昆的,春燕做到了,跟着大势走。那个时代,年轻人上山下乡,回城青年只有一次分配工作的机会。秉昆在木材厂,因为一直想起涂志强死前和他抬木材的那些场景,精神恍惚要早退,一言不合跟厂长挺腰子甩包不干了。
可春燕呢,大姑娘在澡堂子修脚,混得师傅的客人都没她的多,周妈来泡澡忘了带春燕送的澡票,她一出面,还敢训看门的大爷,认清我干妈的脸没?一笑上边一个下边一个俩酒窝,就把周妈拉进澡堂子了,进去周妈发现,谁见了春燕不得叫声“姐”呀。这威信,老高了。
以至于秉昆拜托她找工作,去澡堂子搓澡,春燕一说,主任手里有3张进人的条子,也不行,要进人就得进周秉昆。不然我就走。主任可不敢放人,答应秉昆第二天就上班。
在单位能干到“没我不行”的份上,咋咋呼呼的春燕,其实是个认命更认真的人。
跟着师傅学手艺毫不含糊,她人热情又真挚,见到谁都大大咧咧却粗中有细,六君子在秉昆家聚会,她和人打招呼,见到有人谎称女友是表妹就怼:对象就对象呗,叫啥哥呀妹呀。
面对她为何叫秉昆哥的质疑又不卑不亢,周妈是我干妈,我不叫哥叫啥?
最后,在周秉昆执意不肯与她独处的夜里,她突然改写了自己的情感人生:钻进了曹德宝的被窝。因为她发现,曹德宝保护她,教她吹口琴,拿水先把口琴烫了烫让她吹,可轮到曹德宝时,他直接没嫌弃春燕刚吹过那口琴。
秉昆一说让曹德宝也留下,明眼人都看出来他俩孤男寡女的情况,曹德宝却一口答应了,虽然后来他不想娶春燕,说喜欢一个天天刮胡子的女孩吴倩。首次情敌相见,春燕却没有分外眼红,她问吴倩是否还每天刮胡子?她推荐中医医治,说外国人很多都有这种毛病,都是被师父给治好的,还大包大揽要给吴倩把病治好。
所以在周妈内疚,乔妈懊悔,乔爸暴怒的时候,春燕自己说出实情,她对秉昆是喜欢,可对曹德宝是爱。
蔡晓光说,周蓉串联的时候,到北京第一次见了冯化成,一见钟情,说崇拜是爱的基础。
春燕对曹德宝也算是一见钟情,她不崇拜,她是脚踏实地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男人。
后来,大众澡堂改革,多少人下岗,只有春燕升了职,还分了楼房,成为这些人里面的“佼佼者”。
这一路走来,她是个清醒理智又脚踏实地的女子。
【三】
周妈给老疙瘩周秉昆谈心,春燕是咱光字片,除了你姐,长得最好看的女的了。
秉昆的发小去溜冰看美女,他说,我长这么大,就没见过比你姐好看的女的。
周蓉的相貌,是光字片女子长相的天花板。她书读得好,周爸说砸锅卖铁也会供她上学。悄悄计划离家的时候,秉昆叮嘱她看护好61本书,她却知道,把书箱藏在白菜堆里,铺上油布防潮,笑话秉昆拿辣椒防虫是骗人的。
可是因为有学问,她为了一首诗爱上大她十几岁的冯化成,离乡别井,住在山洞,不敢给周妈寄钱,一直得不到周爸谅解,不时还要忍受胃痛的毛病。
她说,这辈子都不会跟冯化成离婚……如果因为他牵连了家里,那么她就跟家里断绝关系。
爱到如此决绝又卑微,终究是逃不过一句:所有爱里的不对等,都是要被辜负的。
果然,在终于能回家的火车站,冯化成就因为一首诗歌,俩人又不能成行了,周蓉被关,还连累秉昆被公安局带走。
总算平反了,回到北京,在贵州受穷的不平衡和对岁月的报复,他风流的本性爆发,与前妻藕断丝连,与女学生不清不楚,以至于宁可忍受你穷不能忍受你乱搞的周蓉选择离婚。
后来周蓉放弃考博,远赴法国去找带女儿出走的冯化成。在法国找工作养活女儿,一呆就是12年。
父母跟前不能尽孝,唯一的女儿又让秉昆养,后来女儿跟着父亲走,再跟着她在法国奋斗,始终过着颠沛流离的单亲生活,后来嫁给50多岁的已婚男。周蓉和女儿,感情都不顺。
当年留书出走,周蓉写道:妈妈说,女孩的好年华,就那么几年,只是我觉得,好人生比好年华更重要。
她奔赴自己认为的好人生去了。殊不知,经历人世间再回头看,还真是好年华就那么几年,她是貌美才高的父母宠女,春燕是捧人脚丫子的修脚工,可是,在嫁人好比第二次投胎的选择上,她远没有春燕看得准拎得清,所以,走着走着,就走完了让人唏嘘的一生。